图1:小白及摄影:田琴
前言:
我不期盼人人都喜欢这些画,但愿看到画的人也能喜欢这些鸟。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,鸟类和人类一样应该拥有生存和繁衍的权利。
——摘自曾孝濂的《中国云南百鸟图》
我不期盼人人都喜欢花,喜欢植物,喜欢野外,喜欢大自然。但愿看到一朵小花盛开的人会由衷地感到欢喜,由衷地欣赏自然的美丽。在路上,稍作停留,看着花儿说,遇到你真好!
——读曾孝濂的《中国云南百鸟图》有感,模仿级别的自然爱好者
图2:叶子花
(一)讲课随想
每周两次公选课《植物漫谈》,设在周二和周四的晚上。每次上课前,总是注意到落日余晖的魅力,让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处在忽明忽暗的光影里。越过楼顶,倾泻过来的余晖,常常把教学楼东边草地上的叶子花照得明亮而艳丽,背衬蓝天,散发着初夏特有的气息。下课后,就可以看到校园里的夜晚,寂静的星空,来往的同学,动静结合,感受着特别的校园氛围。
每次上课时,总有同学往后排坐,也有同学坚持坐前面第一排。几次下来后,教室里的座位基本是固定的。前面两排的同学,总是做得整整齐齐,坐姿端正,写字姿势也很标准,他们静静听讲,主动发言的样子,让你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站在讲台上做一个渡船人。后面几排的同学,相对较为稀疏,差不多都是隔一两个位子,三三两两,有时候看上去也很轻松,就像看到草地上错落有致的小花小草。因为在讲到有趣的地方,他们也会抬头看黑板,也会回答问题。
下课时,有的同学抓起书包迫不及待走出教室,估计是还没吃晚饭就赶过来上18:30的第9-10节课的。也有的同学,会慢腾腾收拾书包,末了,就靠拢讲台,问我手机里拍到的花花叫什么名字?家乡常吃的野菜是什么科的?
生物多样性,一直在强调,其实人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主角或重要成员,其丰富度和水平层次更胜一筹。从生态多样性、物种多样性、遗传多样性,再到精神层面的多样性,那估计是折腾完历史学家,又有哲学家上,还有生物学家,更有医学专家等等,都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地去探索。
由此感叹一句:比大地更辽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宇宙,比宇宙更深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。
自然,这一句感叹源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: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。——雨果《悲惨世界》。
二:为何选课
班上有一群来自机械与交通学院的学生,他们几乎是相约着一起选修此门课程,其中有一两个同学特别突出,课堂和课后作业都表现出较为浓厚的植物学兴趣。
也有一些来自其他非植物学专业的,譬如说法学专业的同学对做植物标本相当感兴趣,在自己的课本里夹了不同种类的小花,还用特别的干燥剂和密封袋包装起来。
还有更多的同学,在选课之前,几乎是不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