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,天冷心暖了

#冬至#

冬至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

冬至特别在哪里?

在地理课堂上,地理老师无数次地提到“冬至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尤其是北回归线以北,达到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值,这一天太阳晚升起,早早地落山,漫漫长夜。”第一次听到地理老师的讲解对“冬至”的理解依旧是陌生的。最熟悉的了解“冬至”这个节日,是在我们的生活中,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,冬天里的节日,长辈们常说“冬至大过年”,从他们的言语中感受到了“冬至”的隆重,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与爸爸到大山的坡地里收木薯,木薯一年一收,富含淀粉可以作为家畜和家禽的饲料,可以晾干卖给他人作为猪饲料。坡地是红壤,我们家的地面积小,是在山地的斜坡上开辟出来的,木薯的经济价值不高,只是不想让土地空着。我们没有施用肥料,木薯都是瘦长的,还是要把他们收回家,体恤父亲的辛劳,把地上的大大小小的木薯捡得干干净净,父亲从竹簸箕中检出被动物咬坏的木薯,丢到一边。

叶子花

我又执意捡回来,父亲又扔掉。

父亲是出了名的“傻”,他不为经济利益而追逐。

“不要捡完,留一些给鸟和野猪。”再贫苦,也记得分享。父亲的文化水平低,赚钱能力也低,但是有深厚的“人地协调观”,不以破坏自然环境换取发展。现在看到“有机蔬菜”四个字多少觉得讽刺,破坏环境发展换取得经济效益,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开始追求健康、绿色、安全的生活,“有机蔬菜”看起来是一个高大上的有品味的生活。难道普通低收入群体不能让“有机蔬菜”成为常态化吗?

红色叶子花

所谓的“有机蔬菜”是依据自然规律生在,生长的自然环境良好,空气污染指数低。在农村老家的菜园子里,这些菜的口感比较老(丝络多),颜色多油绿,这些菜才是真正的蔬菜。温室大棚里的勉强满足温饱,没有阳光的滋养,一切都是“虚幻”的。

黄色叶子花

现在的城市人中的“乡愁”,离不开这样的观念。

收拾完木薯,夕阳西下,趁着阳光我们赶快回家,寒风四起,霜渐浓。今晚的晚餐一定有鸡肉。“吱呀,吱呀”扁担的声音说明了今年的收获还可以。晚饭前完成今年地里的活,大薯、芋头、木薯、红薯、玉米、山茶籽等等基本全部收回家里了,或者已经晾干,或者正在晾晒,这些都是冬春天的杂粮和油,同时为过年做好物资储备。

冬至落日

冬至,我们老家不吃饺子,不吃汤圆。我们一定吃鸡,家家户户都会养上几只鸡,散养,或者精心养殖,或者不问它们温饱,自由觅食。农家的鸡肉口感上佳,那才是鸡肉的真滋味。

冬至,冬至京东好评率%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¥44.6购买

下了班走在广州的城中村,几家门前留有砖红色的鞭炮纸,两广地区重视冬至,不因是自然节气,我们赋予了它更多的精神的含义,“冬至”的含义为真正的冬天来了,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将面对更加严寒的天气,起床困难、畏缩躲在被窝都是小事,养成“独立、不畏、坚韧”的品格才可贵。严寒的天气,更能锤炼青少年的意志力。而成年人,可能更在意大家聚在一起烤火的温暖。

冬至晚霞海报

17:00大家按时下班,因为今天过节,广州地区重视冬至,外来就业的人也能听到偶然“滴嗒嗒”的鞭炮声,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的仪式感,不是大都市里稀稀拉拉的声音,而是轰轰烈烈的巨响。文化是我们的精神世界,节日文化更是我们思想里的深刻寄托。兴起吧,我们的传统节日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aishanzixun.com/afhzp/4134.html


当前时间:

冀ICP备19027782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