茨开镇产业为ldquo枝干rdqu

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 http://liangssw.com/bozhu/12354.html

距离贡山县城20分钟车程的半山腰上,有着这样一个小村落,幽静宜人、产业兴旺、乡风文明,这就是茨开镇吉速底村培里小组。

“过去的培里,道路不通,家家户户住着木楞房、茅草房,大家们靠种玉米维持温饱,缺吃少穿,是茨开镇最贫困的地区之一。”吉速底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丰志忠说。

再看今天的培里,69户村民中58户通过美丽宜居工程搬进了二三层的漂亮小楼房,种植的多亩的草果帮助村民增收致富。去年底,培里小组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元。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立,帮助村民们逐步改变不文明的生活方式,丰富了村民的农闲生活;节日里的文化民族活动,拉近了各族人民的距离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感情。

“现在,村民茶余饭后不再像过去那样无事喝酒,而是在村里散散步、在球场上打打球,或是到广场上跳跳舞,不仅物质生活好了,精神生活也丰富了。各族人民团结一心,学新技能,外出务工,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丰志忠说。

培里小组贫困落后的旧貌一去不复返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、美丽宜居的民族团结示范村。

产业兴旺促发展。近年来,茨开镇在州、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立足辖区跨度大、地理气候资源丰富的优势,多元化探索产业发展之路,形成了以茨开村、牛郎当等四个小组为中心的“草莓产业圈”,种植面积.8亩,带动贫困户余户,每户年增收达余元;形成以黑马为标杆的“山药产业带”,山药种植面积达余亩,每户年增收1万元;草果产业成为群众的“绿色银行”,支柱产业作用进一步突显,累计种植余亩,大约人均年增收元。此外,镇里正在试点推广羊肚菌、葛根、茶树、水产养殖和传统畜禽养殖业,使茨开镇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,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更扎实了。

“只有产业发展好了,才有让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的根基。”茨开镇党委书记怒卫明说,家家户户收入稳定了,过上了好日子,关系自然就和谐了。

乡风文明促团结。茨开镇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环境卫生大整治相结合,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、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,丰富各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。全镇建成党群活动室49个,村流动舞台6个,农村书屋9个,选好配齐各种体育健身器材、图书阅览室等硬件设施,达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目标要求。

“我们利用党群活动室,在农闲时节通过茶话会、火塘夜话等方式,把‘各族人民一家亲’的意识传输给各族群众,帮助他们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”怒卫明说,“利用流动大舞台,以民族节日为契机,把各族人民召集到一起共庆共乐,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、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。”

发展现代农业,建设宜居乡村,促进农民增收,树立文明新风……在茨开镇的大地上,一棵以产业为“枝干”、文明为“叶花”的民族共荣之树正迎着阳光茁壮成长。在未来,茨开镇的各族人民将在这棵大树下,向着更加幸福的美好新生活奔去。

云报全媒体记者:赵丽槐胡梅君吴沛钊

怒江传媒中心:段旭华刘彪

贡山县融媒体中心:王翠梅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aishanzixun.com/afhpz/3436.html


当前时间:

冀ICP备19027782号-6